發現,人類圖解讀師經常都犯了這大問題。 就是看到人寫他是什麼,有什麼通道、類型,寫了有限的簡知文字去演繹複雜的生命,就開始用自己過濾的知識來下判斷,給意見。沒有望聞問切。 我會先問: 你會好易因出錯而暴躁及緊張擔心? 你是較非黑即白,不太接受中間、灰色地帶? 生活節奏及個性是好急快? 食野很快就吞下?不漫漫咀嚼感受? 肝臟有沒有問題?如較差,甚至有過肝炎? 1個人時較輕鬆,有人的地方較沉重? 跟人一起易情緒波動,1個人時較鬱結? 較容易疲倦? 獨個兒靜下會好多事去思考?腦不停轉?是問題、擔心、質疑的事多?還是白日夢多? 這些問題都有助診斷圖主活在圖的哪個部分,再看是本性還是非我。 當事人說多一句或說少一句,都足以影響解讀師的念,能夠改變了解讀方向及觀點角度。